水交社文化園區 《#戶外藝術創作特展》

水交社園區邀請多位藝術家特別量身打造的戶外藝術創作,還有國寶級畫師 #顏振發現地手繪「筧橋英烈傳」及「八百壯士」2幅最經典臺灣空軍抗戰電影看板,趕快來園區找回最深刻的眷村記憶吧🌾~~

⮑【作品介紹】

#蔡濰任《貓咪出沒》/ 晴空廣場及展演館前

記憶中的 #水交社公車站牌,是過往聚落的起點與終點。它筆直的立在路旁,訴說著 #志開新村 曾經的光景與住戶們的人生故事。眷村裡的貓咪出沒,穿梭在巷弄中,嬉鬧於植栽旁。

#寧芮潔《MOI盪鞦韆》/ 遊客中心旁

寧芮潔《MOI盪鞦韆》

楓樹上的紅髮小女孩盪著鞦韆,喚起大家對眷村童趣的生活記憶作品位置就在園區遊客中心與歷史館間的走廊伴著徐徐微風 微微擺盪... 最愜意的午後,就來水交社文化園區渡過。

#許淑敏《拂風自在之希望未來》/ 歷史館旁

以眷村女兒為記憶圖像來形塑,輔以書本當底座,訴說生命裡的各種閱讀,藉由書本與藝術的浸潤,得到心靈上的支撐與幫助。

#芃芓藝術工作室《等待的風景》/ 敝墟書店外圍牆

等待,是一種念想也是日常;等待著有一天可以回家鄉探望故人;等待著家人執行任務回家;等待著那需要時間醃漬與日曬的家鄉味….藝術家以鐵花窗創作三件作品《漬家鄉》、《一封封寄不出去的信》、《眺望與掛念以在家裡》,以往窗外的視角去訴說著等待的心情。

#顏振發《水交社手繪電影看板特展》/ 工藝聚落

國寶級職人顏振發現地繪製「筧橋英烈傳」及「八百壯士」2幅最經典臺灣空軍抗戰電影看板,透過大師懷舊電影手繪看板作品與早期電影海報的陳列展出,串起水交社新舊時代的回憶以傳承空軍精神,喚起對水交社眷村的記憶。